制曲中心不可或缺的角色
發布日期:2025-06-03 瀏覽次數:286
在制曲中心,蔣紅初是一位有著37年工齡的老員工,盡管他身材瘦弱,但卻是車間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他是車間電動車修理工。清晨剛上班,蔣師傅已經開始了他的工作準備。他首先會檢查自己的工具箱,確認所需的工具和零件是否齊全。然后,他會仔細檢查車間的每一輛電動車,查看是否有需要維修或保養的地方。俗話說的好“三軍未動,糧草先行”,蔣師傅深知此道理。電動車作為制曲中心的重要交通工具,其運行狀況直接關系到生產的順利進行。因此,他始終保持著對工作的高度負責和警惕,確保每一輛電動車都能在最佳狀態下運行。他憑借著對工作的熱愛和對技術的鉆研,成為了制曲中心電動車修理的“定海神針”。
隨著制曲中心生產的不斷推進,電動車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。因此,蔣師傅的維修工作也變得越來越繁忙。他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各樣的電動車故障,從簡單的輪胎漏氣到復雜的電路故障,他都能迅速準確地找出問題所在并進行維修。在維修過程中,蔣師傅總是保持著高度的專注和耐心。他仔細分析故障原因,精心制定維修方案,個人獨自鉆撐起車廂,鉆進車肚,擰開螺絲,更新零件,再擰緊螺絲,再給三輪車電瓶加水等操作他一氣呵成。他深知,每一次維修都關系到生產的順利進行和工人的安全,因此他從不馬虎、不敷衍,始終保持著對工作的嚴謹和認真。
他還是一位曲師。我剛到制曲中心時,也不懂得什么叫做判曲,為何要判曲,只知道跟著蔣師傅后面走,他干什么我們就干什么。只見他扛著一個已有包漿的梯子,按照手中的提前準備好的路線圖,走到房間前打開房門,將梯子架在曲堆上,等待他人或者自己爬上曲堆頂部,抽出10塊大曲。而我的任務就是將那些曲塊對著墻角用力磕成兩半,斷面朝上放在門外,判曲人員觀察曲塊斷面并在打分紙上勾畫,隨后進入下一房,進行相同的操作。磕曲時他總是比我操作快一點,當我操作到第四塊時,他卻已經進行到第六塊了,即便我有意加快速度,卻仍舊趕不上他。他總能優先一步拿到第六塊曲,這讓我感到有些不好意思,只能靜靜等他干完。過程中他只是和藹的笑一笑,沒有絲毫的不情愿,并說著“下一房”。從那時起我便覺著這個老師傅還挺和藹,挺有意思。
漸漸的大家熟絡起來了,我們的對話內容也變成了“蔣師傅,明天判曲,12房純麥中高溫。”“好嘞。”說著他將自己的破屏的智能機掏出來,對著工作內容進行記錄。漸漸地我也明白了磕開曲塊的意義。
蔣師傅還是一個搬運工。夏天天熱,公司給各個車間分配的綠豆湯以及車間每天的飲用水,都是由蔣師傅開著三輪車自己去拖運的。看著他開著自己的配車,往返于廠區之間,經過鄉村小路,小鎮大路時,似乎總是有人和他打招呼,似乎都認識他,都沖著他點頭。
他的小三輪車比別人多了遮陽板,多了黃色擋泥板,看起來更加的顯眼,在人群和車流中總能發現他的身影,那爽朗的笑聲以及不太標準的普通話更是讓人記憶深刻。但是鄉村路上,城鎮街上,什么樣顏色的車沒有,說話再大聲的人也存在,普通話更不標準的人也有,但是為啥能一眼認出他,可能是他在人們心中留下的瘦弱背影,可能是他在人們心中留下的熟悉口音,也可能是他在人們心中留下的被油污沾染的白色護服。
大曲制作是一個復雜且繁瑣的生產工藝,三輪車修理,飲用水拖運,曲塊質量判斷,說起來是在大曲制作工藝之外,但是卻影響著生產進度。蔣紅初作為一名普通員工,在制曲中心中盡管處于不起眼的位置,卻扮演著不可或缺中的角色,是他,保障著制曲生產的平穩運行,加快了大曲入庫進程,提升了大曲入庫質量,
制曲中心 許宇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