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《今世緣月報》第六期
硬漢子王光標
王光標是釀酒一車間的班組長,他所在的班組,產、質量一直處于車間前列。他舍小家為大家的硬漢子情懷更是深深地感動著班組的每一名員工。
釀酒一車間2班是出了名的低班組,車間多次更換組長,產質量還是沒有變化。在支援低班組的研討會上,釀酒中心主任汪寶華說,下狠心采取措施,縮小高低班組差別。
一車間主任陳廣軍來到2班時,員工小張告訴他:“如果這月工資還是少,就有3人要辭職。”陳主任說:“如果要是王光標來呢?”大家齊聲說:“那我們都不走,誰不想工資高。”
于是,陳主任來到王光標所在的20班做思想工作時,卻遭到了員工們的反對。“為了產質、量,我們吃了那么多苦沒人看見,工資高2班人就眼紅,酒醅也不是老王做的,我們堅決不同意。反正老王到哪班,我們就到哪班。
就在陳主任和王光標談心后的第二天,王光標突然接到了大兒子單位的電話,說在施工中發生事故,大兒子的腿馬上要截肢。王光標不相信自己的耳朵,難以控制自己的感情。對方又說,馬上來,還等你簽字呢!
王光標心想:這去,不知道要多少天,千萬不要因為我而減少產、質量。在班組員工的勸說下,王光標才坐上了去南京的汽車。
在兒子做完截肢手術后,醫生告訴王光標、創口最怕感染,年輕人思想負擔重,一定要在精神上去鼓勵他。他含著眼淚直點頭。王光標忍著痛苦、裝著笑臉,給兒子喂飯,彎著腰用熱毛巾給兒子擦身體,端屎、倒尿地侍候著。
在醫院的日子里,王光標打電話給副組長,詢問班組生產情況。副組長說:“老王,你這時打電話給陳主任,說不去二班,他一定會理解你的難處。”而2班員工小張打來電話說:“等你兒子康復出院了,全班人都會到你家去看望。”
王光標聽后深有感觸,對兒子說:“2班的兄弟這幾年工資一直不高,我得去幫幫他們。”在醫院僅僅九天,王光標自己也說不清楚是什么原因,就來到了2班。
到2班的第二天,因電瓶車爆胎,王光標遲到了十分鐘。他用20元買一瓶洗發精對班組員工說,沒有規矩、不成方圓。這瓶洗發精讓大家公用。從今天開始,任何人不準中途離崗,正、副組長遲到每分鐘罰款2元,員工遲到每分鐘罰款1元,我們每個人都是家中頂梁柱,都想多苦錢,我老不欺,少不哄,就用這“土政策”來約束大家。
有一天,王光標正在扒桶時,卻發現有一個3公分大的窖泥,他對小趙說:“窖泥不能夾在酒醅中,原酒中就有窖泥味,品級就會下降。”小趙不在乎地說:“我們已經習慣了,就這一個泥團能有多大影響,老王你就喜歡雞蛋里挑骨頭”。王光標生氣地說:“工作中的責任體現在細節,工作中的責任又體現在習慣。你這種壞習慣改變。”小趙紅著臉直點頭。
王光標對班組員工都作了明確分工,要求場地衛生清潔化,工具擺放條理化,文明生產標準化,工藝執行規范化。老李聽后氣憤地說:“我們原指望王光標能讓大家少做事、多拿錢。做夢也沒有想到,他對我們這樣斤斤計較,要求這樣高。”
有一次,小張正在池口內打掃酒醅,王光標來查看池口時,發現池口內陰溝蓋磚有裂縫,要求小張找好磚頭換上。否則,酒醅漏入陰溝,黃水就無法排除。小張聽后不但不換,反而態度十分不好。王光標沒有和小張再爭論,自己找來磚頭,跳到池口內。撬開陰溝,用手清理陰溝內的雜物后,換上新磚頭。王光標對小張作出停工二天的處理。
王光標說:“班組工作就是一個責任鏈,每位員工與責任鏈的關系是一環扣一環,如果一個環節做不好,就會影響整個班組的產、質量。”
今年2月的一天,王光標正在2班手把手指導釀酒生產,他彎著腰順手抓起一把酒醅,對副組長說:“溫度要降低,水分要減小,蛋團在圓堆時一定要消滅。不然會生酸,容易抑制酒醅正常發酵。”就在這時,老婆打電話告訴他,孫子感冒高燒,要去楊口看醫生,孫女放學要去帶,兒子也要照顧。叫他跟員工們說一聲,早點回家。
“自己制定的政策怎么能帶頭不執行呢?”王光標心里想。4小時后,老婆又打電話催他說:“就怪你沒來家,兒子尿床了。班組離你就不得過了,一天到晚究竟為了什么?心中到底有沒有這個家?”
不知是對兒子感情的愧疚,還是對家庭的不負責,王光標說不出一句話。多虧小趙幫說了句:“為了2班人的幸福生活。”
在王光標的幫扶下,通過兩個月的努力,2班的產、質量就有了明顯的提升,后來穩定在整個釀酒中心的中上游水平,并躋身前十名。他用卓越的成績詮釋著一個老組長的擔當與價值。
(釀酒中心供稿。講述人:周國久)









